“对于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反映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注意办理的方式方法和时限,在反馈期限内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青阳县第四纪检监察协作区日常开展提醒谈话的一幕。
今年以来,青阳县各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以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常态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谈话提醒的方式,抓早抓小抓常,治病于未发,有力地推进了监督执纪关口前移。
立足“早”,早发现、早处置。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围绕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规范落实信息公开、投诉受理办理流程等落实情况对村一级主要负责人,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开展预防性谈话提醒,给村级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
注重“常”,对“小问题”多敲打、勤提醒。结合信访反映的问题,人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列出监督清单,作为协作区监督检查的聚焦点、着力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予以谈话提醒,对非原则性问题如程序问题、文书问题及时敲响“廉洁警钟”,督促整改,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
强化“责”,经常督查检查,推动责任落实。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常态化开展“八小时外”监督,每月定期开展随机抽查,从严监督和约束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行为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了21次“八小时外”活动监督,共计抽查147人次。
紧盯“人”,直面问题,要严管更要厚爱。坚持“严管+厚爱”原则,一方面持续强化监督,通过监督调研、风险排查及谈心谈话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查找存在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实现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让责任更明确,压力更直接,引导基层干部“珍惜岗位、珍惜名声、尽职尽责”,全面提升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们坚持提醒在前、教育在前、帮助在前,不断探索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监督方式方法,努力打造监督检查‘前沿阵地’,有力地促进了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化。”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