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大早,青阳“融媒灰”又开启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节奏。
7:00:四名记者、四台摄像机、一部航拍、二部工作用车,目标:杨田镇五梅村政协论坛拍摄现场;
7:00:四名记者、二名外景主持,一台摄像机、一部航拍、二台工作用车,目标:童埠圩防汛演练拍摄现场;
7:30:二名记者,二部摄像机,一台工作用车,目标:县领导慰问“六一”儿童节现场……
这仅仅是青阳“融媒灰”常年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县融媒体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部署,立足“讲好青阳故事,传递青阳声音”的职责定位,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四力”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在素质、作风、效能三方面发力,推动青阳融媒高质量发展。
聚焦“融媒素质”,“学”就真本领。把加强全媒体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遵循“紧跟时代前沿、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讲什么”的原则,依托“三会一课”、青梅讲堂、读书分享、理论研讨会、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平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批示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深植全媒体理念,加快构建复合型人才,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队伍。今年以来,中心学习强国日均学分稳居全县前列,读书分享开展5次,青梅讲堂开设1次。
聚力“融媒引领”,“亮”出新形象。把中心党支部开展的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活动扩展到全员,通过全员“亮”身份,实行季度互评,不定期开展志愿活动等,教育引导中心从业人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自觉把本职工作当作崇高的事业来对待,事事有激情,处处在状态,在履行宣传使命任务中当标兵、作模范,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强化“融媒灰”标识的社会认可度。
打造“融媒品牌”,“力”创好作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重要指示精神,引导中心采编播人员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真正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把能力素质大提升工作举措落到实处,5月份,中心启动了《青阳县融媒体中心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方案》工作,首次集中采风“追溯母亲河,喜看乡村新变化”主题采风活动已于5月10日启动。活动将中心所有采编播人员分成4个报道小组,沿我县七星河、青通河、九华河、陵阳河等四条母亲河进行布点,将镜头对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新变化、新成效,以我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政策机遇与推动实施乡村战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富有现场感和冲击力的电视新闻报道、短视频等,努力创作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宣传精品,打造一支“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新时代宣传重任的新闻铁军。
2022年,中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目前,在央视发稿5条,省台《安徽新闻联播》发稿15条(其中宝镁项目在《新闻联播》播发1次),省台其他频道播发关于青阳的报道近30条,在市台《池州新闻联播》、《多维度》发稿1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