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有言:“人生大病,只在一傲字。”可以说傲慢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一个傲字,让人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一个傲字,让人暴躁易怒、缺乏包容;一个傲字,让人与世隔绝、孤芳自赏。
“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古人早已认识到傲慢的危害,傲慢会让人狂妄自大、蒙蔽自省之心,哪怕取得了再大的功绩,傲慢也会阻碍他看到自身的缺陷,最终免不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的命运。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成功后,短短一个月内连克数县,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反秦斗争高潮。然而称王之后的陈胜逐渐变得志得意满、专横霸道,远离了起义军大众,不仅住进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还专门设置官吏监督群臣,只要稍微有反对声音就严加责罚。陈胜未发迹时曾经对一起种田的穷朋友说“苟富贵,勿相忘”,在其称王之后,过去的穷朋友过来投奔,看到陈胜华丽的宫殿,不由感慨夥涉为王,陈胜知道后恼羞成怒,将这些穷朋友统统杀掉。在如此得志猖狂、倒行逆施之下,起义军人心涣散、四分五裂,不到一年陈胜就在逃亡的路上被马夫所杀,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这么走向了尾声。
“劳谦虚己,则附者众;骄倨傲慢,则去者疾”,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傲慢的危害更是深入骨髓,一个傲慢的国家只会如同井底之蛙一般坐在狭隘的枯井中,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不愿意睁眼看世界,学习其他国家的可取之处,最后固步自封,在无知自大中落后于时代。1789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代表团访问清朝,马戛尔尼向乾隆献上蒸汽机、天文地理仪器、舰船模型等工业革命成果,乾隆却并未表现出任何兴趣,拒绝使团的一切请求后,写了一篇赞扬英国“恭顺”的国书,便打发马戛尔尼使团回国复命。然而就在半个世纪后,英国的坚船利舰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将清朝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这时候清朝统治者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时代太多。
孔子说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告诉我们不能主观臆断、专断独行、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然而在当下生活中,一些人已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傲慢自满,他们可能自认为是谦虚的,但与人交流时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不容置疑、无可反驳的态度来。人心本就相通,内心傲慢而假装谦恭,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和赞美,无法真正做到常思己过,自绝于迁善改过之路。
一个真正谦虚的人,一定是把别人放得很高、把自己摆的很低,与人交往,保持谦卑平和的心态,对任何人保持一视同仁的尊重,多倾听多请教多赞美,同时保持自省,多去反思,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从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谦虚朴素、戒骄戒躁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清醒认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现在读来仍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当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发展、复兴的关键期,风险和挑战接踵而至。在如此风云变幻之际,我们必须要戒骄戒躁、保持定力,不能因为过去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在飘飘然的幻觉中远离人民、脱离群众。要永远以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新篇章。(青阳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 盛昊)